查看原文
其他

藏博精选|少林寺的藏传佛教元素

岭卡·洛绒泽仁 藏人文化网 2023-11-25
请点击上方的“藏网文摘”订阅
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tibetcul@126.com

本栏目文章精选自藏人文化网旗下博客西藏 

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前后, 少林寺迎来了一位“西天梵僧”。从少林寺现有碑石资料显示,这位“西天梵僧”在少林寺至少停留了十年之久。

一、“西天梵僧”考略
少林寺碑石资料中有五处提及“西天梵僧”。其中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 年所立的《少林住持嗣法传法第二十九代古梅庭公塔铭》,记述了“西天梵僧”来少林寺的因缘:

弘治辛酉,少林法筵久虚,祖庭弗振,……遣执事可玉等持帖专疏,抵岘山礼请。师弗辞而来。九月九日升堂,自此宗风大振,祖道光扬,……整肃丛林,检饬僧众。众慑其心、从其志而服师焉。院中古有单传一堂,名存迹泯,地空经年,师不忍坐现成败。闻西天梵僧行高服众,走请助缘,募财鸠工,越五载而工完。虽无轮奂尽美,亦可以壮观瞻而镇法基也。……考钟集众,即将大红丝禅衣罗缎纱褊衫袈裟共六件,悉交常住,……曳杖退去。于寺之左,结屋爰居,颜曰:休心堂。闲居独处,一榻修然,有古人风焉。……正德己巳秋,黄巢寺安禅,请坐方丈,腊八升堂,四众尊之。翕然来归,不下千余。正德庚午回寺,仲春上旦日告疾而灭,荼毗,送终骨葬祖茔。

古梅退居生活了一段时间后,又于正德己巳年公元1509年出任黄巢寺方丈,那么,可以推算出“西天梵僧”至迟在1504年已被请到少林寺“助缘”。按佛教丛林常例,能承担“助缘”角色的僧人,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大僧。根据弘治、正德年间藏传佛教在内地被崇信的大环境,以及明藩王徽府作为少林寺最大施主的传统,我推想,“西天梵僧”应该与徽府有着特殊关系。上有所行,下必效之。既然京城宫廷内大行藏传佛教,作为藩王徽府崇信藏传佛教,亦在情理之中。正可能“西天梵僧”与徽府有着特殊关系,才有可能成为徽府治下最大寺院——少林寺“助缘僧”候选人物。“西天梵僧”在少林寺担当“助缘僧”,至少自古梅住持少林重修单传堂开始,直至文载住持少林对寺院进行全面修缮结束为止,其时已是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:

本寺于正德六年岁在辛未正月,兴工重修轮藏之阁,至本年六月工毕。又本年九月,重新方丈,至十月工毕。次年壬申岁,重建初祖殿于方丈之北,又创建玉皇殿于寺之东,又重建甘露殿于台之上,又重修东西立雪庭、大厨、官厅、堂司各公界,俱焕然一新。因兹纪其岁月,使将来有所考云。

监工知事:周广  悟香  周宝  周宪  周安  悟松  可密

都劝缘:西天梵僧

监寺:悟壮

官门:周威    镌字匠:席学

钦依当代住持传法嗣祖沙门文载月舟

大明正德七年壬申仲秋八月吉日志

在此碑文中,“西天梵僧”已充当了“都劝缘”重任,全面负责修缮募捐工作,对少林寺修缮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,所以,“西天梵僧”在少林寺的地位可想而知。干德八年公元1513年所立《敕赐嵩山祖庭少林禅寺第二十八代住持月舟禅师行实碑》“碑阴名单排序中,“西天梵僧”被排在“河南府僧纲司都纲彻空禅师悟本”之前,列于首位,可见被敬重的程度。
“西天梵僧”在少林寺期间,至少收了两个大弟子,其一是匾囤(下节专述),其二是静庵。匾囤是当时闻名于世的神异高僧,静庵做了少林寺住持。
静庵行迹据嘉靖三十一年公元1552年所立《少林住持榻公塔铭》:

“公讳悟榻,字静庵,号绿筠。父王瓒,母钱氏,生公第三子。幼颖异,承庭训,习举业,忽睹《遗书》:至儒者,有下学而无上达。喟然曰:安可以超生死哉恳求出家,二亲允之。投梵师发明大事,后礼少林禅伯月舟,公案入室,得其骨髓。而后出游,垂手名乡,钜儒闻风而必叩其玄也,公亦以弘道化人为己任,出处悠然,优游大块。……嘉靖乙未,少参任公,一见奇之。事白抚按,令主少林。缁素化之,沛如时雨。顷为徽主聘住香火院,欲其大展才猷,副所望也。内筵坐讲,恩宠最渥,久而荣送,复主少林。宗风大振,方外学者云集,讲道传法,殆无虚日,咸谓祖道之中兴焉。至于迁化,于戏休哉报寿四十有九,……嘉靖壬子,耸建浮图。”
二、乾没哪塔匾囤
与静庵相比,匾囤有着更多的藏传佛教色彩,藏传佛教化程度更高,确切说,匾囤就是一名喇嘛。现存少林寺塔林的匾囤塔,其塔额即为“乾没哪塔匾囤和尚灵塔”。据王尧先生解释,“乾没哪塔”是梵文Karma-natha的对音。在明人着述中,Karma又写作“哈嘛”,一般专指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。可见,“西天梵僧”的传承,属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一系。natha在少林寺碑文中,又写作“拿塔”,“衲塔”,应是和尚的一种荣誉称号,大概类于现在的“活佛”。
三、少林寺塔林中部分有藏传佛教特色的塔
宣授大明僧录正宗弘法大师庆公之塔(上图)。元延佑五年(1318) 八层喇嘛式石塔,高四点二米。
竺东万公之塔。明嘉靖四十年(1561),圆形喇嘛式砖塔,高四点六米。
扁囤和尚之塔(上图)。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),圆形喇嘛式砖塔,高七点七米。
扁囤塔位于塔林东北部,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)仲秋,为喇嘛式砖塔,高约六米。塔身为鼓状体,前部有正书额文,刻“没哪塔扁囤和尚灵塔”,后无塔铭。扁囤,碑写作匾囤,名悟须,字无空,号扁囤,为明代著名禅师和武僧。塔为其重法孙普明、普云建。
大章书公塔(上图)。明隆庆六年(1572),六边形喇嘛式砖塔,高十点一米。
书公禅师塔位于塔林中南部,建于明隆庆六年(1572)季春,为喇嘛式砖塔。塔顶以九层石雕塔刹组成。塔基须弥座硕大,呈六边形,中间束腰处四周有砖雕图案。塔身为一瓶状体,前刻正书额文,记载提明朝书公禅师三次协助朝廷讨伐沿海一带倭寇的功绩。后边有“钦依住持少林寺嗣祖曹洞正宗第二十四世、当代传法小山禅师塔铭并序”铭文。书公,名宗书,字大章,号小山,为明代著名禅师和钦命少林寺住持。塔为其徒慧湛等建。

坦然禅师之塔(上图),明万历八年(1580),九级喇嘛式石塔,高五点一米。
坦然和尚塔建于明万历八年(1580)。塔身高五米,喇嘛式石塔。纯用青石雕造,由九层雕石组成,塔身呈上细下粗圆柱体,约占塔高一半,塔底须弥座为四边形,逐渐升高为八角形,下有莲花瓣托底,上为浅雕云纹和八卦符号,中为浮雕武士、兽头像。塔额下有浮雕假门,塔铭上写着“少林寺二十五代主持常瑞及徒子徒孙同立”字样。

素喜长老塔(上图),现代。

素喜长老,俗名耿栓柱,比行正长老小十岁,是少林寺最后一位解放前出家的和尚,也是二十世纪少林寺的一代武术宗师。一九四五年曾经协助游击队与日伪军作战。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的大饥荒期间,寺僧因生存所迫多还俗逃难,最艰苦时只剩下他和行正长老两个人,仍坚守寺院保护文物。文革中,协助行正长老秘密隐藏转移文物,后因保护文物与红卫兵发生冲突,遭殴打致残。从八十年代起,素喜长老常年掌管寺院财政大权,并于一九八七年起担任少林寺住持,但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,到二千零六年去世时竟未留分文财产。(转自藏网“岭卡·洛绒泽仁”博客  来源:本文部分摘于“佛缘网”阿德《明代喇嘛教与少林寺

相关阅读
藏博精选|吐蕃占据敦煌时代的壁画和帛画
藏博精选|论地缘因素在吐蕃文明东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
藏博精选|古代史上灭佛运动一瞥
藏博精选|藏族的神山崇拜
藏博精选|古代关外各族首领群像
藏区华锐:白牦牛,铜奔马和天堂寺
中东地区藏传佛教终结轶闻

扫描或长按      关注藏网文摘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